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文博新闻
2017-12 27

福建西南联大:第二集美学村

点击:9616次
分享:

        走进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旧址陈列馆,两层楼的展厅里陈列着各种资料和老照片。而从这儿往大南门方向走几百米,目之所及的景象与方才所见的现代建筑完全不同:快要倒坍的木头房在几根柱子的支撑下勉强站立着,十分破落,细看还能发现上面都钉有一块写有“抗日战争时期大田‘第二集美村’”字眼的红色小铁牌。

106727571.jpg

        旧址上陈嘉庚的铜像


福建的“西南联大”

        76年前,厦门集美学村的614名师生从安溪一路步行到大田县城,与玉田村村民共度了8年血浓于水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 1938年5月10日,厦门沦陷。“陈嘉庚为抗战捐资捐物,日军为了报复,对他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村进行疯狂轰炸。为保护青年才俊,校方决定将集美学村的师生分散迁往内地。其中集美高级职业学校、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、集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共14个班级合并成‘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’,先是辗转至安溪,后于当年12月定址大田。”范立洋说。

        于是,在沿海到闽中腹地蜿蜒的山道上,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跋涉队伍。他们肩挑、手提、背扛,运送教具、书籍和行李,靠着两条腿走了数日,才在大田的文庙、朱子祠前停下了脚步。“当时的校长叶维奏在清点东西时发现,师生们有的脚起满了血泡,有的走瘸了,可学校的10万册图书、千余件仪器却毫发无损,校董陈村牧连道:‘这简直是奇迹’。”

106727580.jpg

大田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学生上课的情景

        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有战时的福建“西南联大”之称,它与云南的“西南联大”一样,在抗日的战火中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。这里走出了“篮球国手”、新中国首任国家篮球队队长黄柏龄。在他的带领下,集美职业学校的篮球队不仅在大田、在三明打出了声威,还代表福建省到广西、华东等地参赛。

        在这个远离沿海的山区里,驻扎着抗日时期全国唯一没有停办的航海学校--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。买不到教材,老师就自己参考传统教科书与航海杂志编写;没有场地可供实地演练,他们就在均溪河的塔兜潭搭了个高台训练跳水。为了让农林专业养殖学科的师生有地方实习,他们还在这里开辟了两个养鱼池。

森林里的课堂

        日军依然穷追不舍。师生们迁到大田未满一年,新校址就被日军发现。1939年9月20日,6架日寇飞机侵入大田上空进行扫射和轰炸,县城一片浓烟滚滚,文庙处的集美职校和毗邻的大田中学教学楼被炸毁,书籍、仪器等损毁殆尽。师生们再次面临流离失所的险境,紧急关头,玉田村乡民的举动消解了他们的担忧。

        “当时玉田村的乡亲们在范镇声、范焕章、郑左国、范士林等人的倡导下,立即腾出了中庭厅、高平堂、官厅、宜书堂、中庸堂、严家祖祠和龙兴殿、太保宫等43座宗祠庙宇给师生们学习与住宿之用。将宗祠庙宇这些供奉祖先的地方腾出来,村民们的这一举动真是难能可贵。”范立洋介绍道。

106727598.jpg

        旧址上,一口刻有饮水思源的“集美井”。

        不仅如此,村民们还和师生一起修葺房屋、填池塘平整操场、铺设道路、种植花草,10天时间,教室、宿舍、食堂、图书馆、实验室、医院、操场和仓库就成形了,集美职校顺利复课。集美职校的校友纷纷夸赞:“玉田村的村民真了不起。”

        玉田村的上空虽还有战机盘旋,但隐藏在居民区中的集美职校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被发现。师生与村民还一同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,就是将课堂开设到森林中。“玉田村后面的仙亭山有一片大森林,浓荫蔽日,集美职校的学生结束了出操、早读,用过早餐之后,就带着课本走进仙亭山,十几个班级六七百号人有秩序地分布在林间的空地里,黑板挂在树上,老师站在树前,学生坐在地上,书籍放在膝上,头上是日本鬼子的飞机在呼啸,林中是集美师生的书声琅琅,午饭在林中草地上用餐,课间时抗战歌声唱响……”范立洋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“森林课堂”的情景。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集美学村师生坚持到抗战胜利才迁回厦门。

        “战争一结束,300多名航海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大陆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的航海中坚,避免了航海人才的断层。”毕业后,一大批人才跟随校长庄纾前往台湾参加复兴建设。而大量的商业专才,则成为了海峡两岸经济建设的栋梁。

        “对这段历史及文物的保护任重道远,”看着破败的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旧址,范立洋摇了摇头,“心有余而力不足,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。”

        文章摘选自《福建人》5月刊 作者:吴美琴、张嘉奇

        编辑:怀特

关注微信公众号×
使用微信“扫一扫”关注公众号